2022年度我市多项“红色工地”建设指标居全省前三
近日,省建设厅发布《2022年度全省“红色工地”建设情况》,我市开展“红色工地”建设项目共628个,参加党员2701人,开展活动教育5598次,三项指标位列全省前三。
近年来,我市全力推进“红色工地”建设,把支部建在项目上,把党旗插在工地上,2022年度我市授予市级“红色工地”项目369个,其中19个项目获“红色工地”示范项目,7个项目获省级“优秀红色工地”,2个项目成功入选全省十大优秀典型案例。
一是专业推动,增强红色向心力。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建筑工地的生产力与执行力,部署建筑工地文明城市创建、疫情防控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工作,组织开展建筑工程事故防范和处置应急演练暨“红色工地、智慧工地、数智建造”现场会等活动,将“红色工地”建设与建筑工地日常检查结合,通过开展建筑工地质量安全专项检查,联合行业协会指导项目创优夺杯等,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提升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、保证质量安全的引领和推动作用。
二是健全机制,增强红色凝聚力。鼓励各县(市、区)将“红色工地”建设纳入项目创优夺杯考核,予以重点指导。对于“红色工地”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或项目,择优推荐各类评优表彰活动,激发企业参与主动性,增强企业党建引领凝聚力。
三是培育典型,增强红色融合力。围绕质量、安全、文明施工等中心任务,大力培育“红色工地”建设典型示范,营造“比学赶超、争先创优”的氛围。红色指引生产,红色助推建设,进一步树立“党建就是生产力”理念,全面打造具有代表性的“红色工地”典型案例,不断扩大覆盖面,提升影响力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。
下一步,我市将充分发挥“红船起航地”政治优势,及时总结提炼“红色工地”建设亮点,探索“红色工地”建设新思路、新方法,树立示范典型,发挥辐射效应,全面提升“红色品牌”创建质量,全面提高“红色工地”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水平,打响“初心之地”建筑行业党建品牌。